本文轉發自:“河南援外醫療” 作者:趙永立
也許每一位中國醫生都有一種情懷,加入國家援非醫療隊,成為一名為國出征的戰士。成為中國援厄立特里亞第15批醫療隊的一員,來到離家萬里之外的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馬拉,我感到榮幸之至。
位于阿斯馬拉東郊的哈利貝特轉診醫院,是我工作的地方,也是這個國家最大公立醫院之一。我將在這里工作一年。
這家醫院手術科室只有骨科和外科,泌尿外科也隸屬于外科。由于外科專業沒用細化,我成為阿斯馬拉唯一的泌尿外科醫生。
雖然未雨綢綢繆 依然遇到難題
我所在的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是一個擁有援非傳統的科室,有多名醫生參加過援贊比亞、厄立特里亞醫療隊。
在來厄立特里亞之前,我有幸得到了這些援非前輩的指導。厄立特里亞缺少微創手術設備,而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泌尿系統結石在當地又是常見病。在科室領導的支持下,我的行李增加了許多相關的寶貝(超滑導絲、S形狀探子、豬尾巴導管等),為下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來到哈利貝特轉診醫院的第一天,我與外科主任Yousef交流,得知這里的手術主要以開放手術為主,外科范疇包括普外、泌尿、胸外、頭皮及體表腫物,令我驚奇的是,在這里截肢手術也由外科醫生完成。
沒想到,我帶的東西很快就派對上了用場。
來到哈利貝特轉診醫院的第三天,Yousef教授安排我做一臺膀胱鏡手術。等到器械被推出來我才知道,這里的攝像設備只有光源,沒有顯示器,需要醫生趴在鏡頭上看。膀胱鏡的型號也不全,很多外鞘已損壞,只有一條輸尿管鏡勉強可以使用。
趴在鏡頭上看,還要戴上隔離面屏,非常影響視野。于是,我只能去掉面屏,但這無疑增加了職業暴露和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為了病人,我也只能加倍小心了,手術還得做。
手術正式開始?;颊咔澳虻缹挸?,尿道球部狹窄,輸尿管鏡難以通過。我讓助手幫忙推送導絲,這在國內本是極其簡單的過程,但是由于助手看不到鏡頭,我也沒辦法再騰出另外一只手,這一過程就顯得非常艱難。
最后,導絲還是順利通過了,然后輸尿管鏡通達狹窄段,進入膀胱。這時候,我帶的S形狀探子就派上用場了,在導絲引導下擴張更加安全、方便。最終,在導絲引導下擴張至F22,羨慕順利留置尿管,手術成功了。
要做就做當地醫生做不到的
在工作中,我們要做就做當地醫生做不到的,不管是診斷也好,治療也罷,還是外科手術,一定要體現中國醫生的水平。
我遇到一位排尿困難的老年男性患者,當地醫生堅持認為患者是前列腺增生,應該手術。但是在體格檢查時,我發現患者的陰莖頭及尿道口呈灰白色,前尿道海綿體纖維化變硬,高度懷疑陰莖硬化性苔蘚病,建議進行膀胱鏡檢查。由于條件限制,尿道重建可能性不大,必要進行膀胱造瘺。
最終,Yousef聽從了中國醫生 的建議。尿道鏡檢查發現,患者整個前尿道狹窄,診斷成立,膀胱造瘺解決了患者的問題。
共同學習 共謀發展
經過短短兩個月的相處,中國醫生以精湛的技術、勤勞的雙手和嚴謹的態度打動了外科的同事。
由于厄立特里亞網絡比較差,當地醫生獲取新知識的途徑非常有限。但是當地從初中就是英文教學,大家的英文水平都很好。醫療隊的網絡相對還可以,我們每周六會在一起共同學習最新英文文獻,討論疑難病例,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哈利貝特轉診醫院例行的每月聚會,誠摯邀請中國醫生參加,共同探討外科發展。
在工作中,我們謹遵隊長的教導,工作是一方面,帶教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中有一代代的人才梯隊建設起來,才能真正為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